大众品牌设计中心,济南包装设计,济南画册设计制作,济南VI设计济南平面设计,济南品牌设计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细内容

营收达70亿,净利润只有6亿,企业如何突破“增收不增利”困局?

来源:http://www.dzcmjt.com.cn/news/    发布时间:2019-09-07 10:06:30
     

增收不增利是很多企业的普遍性难题,甚至有点还出现亏损。面对被压缩的利润空间,企业要如何突破困局?

被压缩的利润

企业的业绩是投资者做出投资判断的依据之一。对于业绩起伏大的上市公司,投资者能轻易做出投资判断,对于那些增收不增利的公司,投资者往往难以分辨。

然而,增收不增利的公司并不少。

比如知名品牌南方芝麻糊,4月份公布了2018年财报,全年营收39.64亿元,同比增长43%,净利润却只有5991万,同比下降46%。

南方芝麻糊的营收,主要依托于黑芝麻糊,盈利模式单一,在食品行业多元化的当下,竞争力不断下降。

为此,南方芝麻糊想要通过并购投资来增利,借助贷款收购了多家公司,没想到增利不成,反而让负债率上涨,利息支出庞大。

在2019年一季报上,南方芝麻糊营收为9.51亿,同比增长71.87%。但净利润只有755.18万,同比下降40.06%。可见依然深陷困境,要摆脱并不容易。

南方芝麻糊的例子说明了盲目并购、巨大利息支出是造成企业增收不增利的原因之一。

又比如三只松鼠,去年总营收分别为70亿、净利润却只有6.35亿。良品铺子2017年总营收54亿,净利润却只有5.4亿,很明显增收不增利。

它们出现这样的情况又是什么原因?

在电商红利时期,零食品类在线上平台上厮杀,拼命购买平台流量推广,来换取销售上增长。

平台推广费用、平台佣金、快递物流费用占据了营业收入的60%以上,但靠着电商起家的这些品牌却非常依赖平台。

线上渠道对于零食企业而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划算,但线下的门店也面临着电商冲击、租金上涨、人力成本增加的局面。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企业无法摆脱低利润的困境。

逃不过的打折促销和补贴

打折促销是很多企业抢占市场的重要方法,可以直接带来销售的高增长,可营收上去了,净利润却未必会上去。

比如前段时间的618,拼多多针对苹果手机进行的大促,在全网低价的基础上再降价,虽然销量上去了,但利润却不尽然。

又比如瑞幸咖啡,虽然称去年卖出了多少亿杯咖啡,扩张了多少门店,但财务一直呈现亏损状态。

打折促销、发放补贴也是造成企业低利润的原因之一。而造成企业频频打折、促销、补贴的原因,则是激烈的市场竞争。

对于很多新生企业而言,他们现阶段只能这样做,才能争取到市场份额。

当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也是通过让利促销的打败了eBay,先抢地盘,做大后再调整策略。

不少企业提到要减少补贴,并且等待着不用大肆补贴的那一天,但几乎是不可能的。

比如ofo和摩拜,还没熬到盈利的那一天就先倒了。比如饿了么和美团,用户基本上都是哪家补贴大就用哪家,在持续的竞争下,不得不用补贴来吸引用户。

但不同的是,前者的商业模式存在较大问题,在资本一窝蜂涌入下,难以抵挡冲击。后者切中人们的痛点,造血能力强。

然而,美团和饿了么也面临着“钱不知道去哪了”的问题。

商家称平台抽成高、店要开不下去了,骑手说单笔订单运费低、赚的都是辛苦钱,用户说外卖越来越贵了,平台称自己一直在补贴,那钱都去哪了?

如何打破困境?

增收不增利是很多企业的普遍性难题,甚至有的还出现亏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应该面对这样的局面,筑起自己的护城河呢?

一是增强品牌的粘度和客户的忠实度,通用一些创意设计来传达品牌的调性,提高辨识度。

二是加强产品研发,扩充品类,让营收多元化,同时注意不要盲目并购。

三是线上线下全渠道,精细化运营,建立更多的用户互动触达点,比如融入阿里和京东的新零售生态,利用小程序等等。

以上经营措施是目前大多数企业的共同经验,但未来的增长措施还要依靠企业的实际探索。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请记住,经济寒冬带来的时间红利,正是成长的最好时机。

文章来源于:网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原作者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标签: 困局 增收 净利润 营收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