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无锡举行的世界物联网大会上,促进物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重要话题。省委主要领导在主旨讲话中指出,物联网已经走到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聚光灯下,担负着制造强国建设的重任,在江苏推动物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前景充满着想象、令人期待。
物联网是基于网络与信息技术支持,在人与人的网络化相联基础上,拓展而成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互联互通。实体经济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基础支撑,也是社会财富积累的源泉,物联网只有与实体经济融合起来,推动、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经济价值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目前,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主要还是集中在社会生活服务和公共管理领域,与实体经济的联系并不紧密。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实体企业的服务需求日益迫切,有关机构、政府部门应利用物联网的在线监测、定位追溯等功能,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比如,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以往,企业不动产质押担保容易,但动产由于流动性大,质押担保一直很难。江阴银行推出“物联网动产贷”,将物联网监管技术应用于借款人采购、生产、销售过程,对企业质押动产进行区域监控,动产的移动、重量变化都将通过传感器传输至后台监控,实时监控动产情况,确保质押物足值,解决企业动产担保困惑,很好地满足了中小企业动产质押融资需求。
再比如,化工产业是江苏支柱产业,也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支撑性产业。对江苏来说,整治提升化工产业,绝不是不要化工产业、不再发展化工产业,而是要高质量、高效率、高安全性地发展化工产业。能否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化工设备、中控系统、移动设备、远程终端等等进行有机结合,将设备的各种运行状态以及预警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发送给现场操控、生产管理、技术管理、安全管理、企业管理等人员的移动设备或远程终端上,及时向多方面人员发出预警信息,提前做出预判和干预,以及时提醒现场操控人员采取相应安全措施,大大减少事故发生。
江苏是制造业大省,拥有全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备的制造业集聚,但江苏传统制造业占比近70%,迫切需要以“智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助推江苏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离不开物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可将设备、生产商、供应商和客户更加紧密地联合,实现对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核心业务的流程化管理,通过对人员、资源、制造等进行数据挖掘,孕育新的制造模式和商业模式,实现智能制造。
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国民经济总量中近七成是由中小型企业贡献的,但目前中小企业物联网技术的引进、应用普遍低下,有的甚至是空白。有关部门要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各方面,加大对其扶持力度,满足中小企业对物联网的客观需求,实现可持续发展。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兴起,物联网在产业创新和变革中的步伐将不断加快,我们应抓住机遇,大力推动物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培育包括物联网产业在内的中国经济新增长点,让物联网在推动江苏实体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形成更具活力的动能。
标签: 动能 联网 注入 实体 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