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品牌设计中心,济南包装设计,济南画册设计制作,济南VI设计济南平面设计,济南品牌设计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详细内容

同样是保险,为什么网上更便宜?

来源:http://www.dzcmjt.com.cn/news/    发布时间:2019-09-11 13:17:17
     

常有代理人这样说:

我们的保险贵,肯定有贵的道理,我们公司品牌大,产品能跟街边的不知名的小公司相提并论吗?

互联网保险除了便宜,还有什么呢?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忍不住笑出声来。

说的确实没错,贵有贵的道理,毕竟存在即合理。

今天,我们也来扒一扒保费“贵or便宜”背后的真实原因。

一、保费的构成

聊到保费,不得不提到保费的构成。

一般来说,保费分为两部分:

其一是纯保费,提供保险产品有用性与有价性,也就是发生保险事故的赔偿款和产品的现金价值,是精算师利用损失概率计算而成,较为稳定。

其二则是附加保费,这部分是用来维持保险公司的经营和为保险公司创造利润,这部分因保险公司的经营策略波动很大。

下面逐条分析,带你揭开保险公司不为人知的盈利模式。

二、保费细则

纯保费里面又分为了危险保费、储蓄保费两类,附加保费又分为了营运费用、安全附加费用、预计利润三类。

1、危险保费

危险保费是保险赔款和死亡给付的资金来源。

这部分保费的多少,是有严格的依据的。

拿寿险来说,精算师根据《生命表》中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死亡率从而确定这部分人的费率。

同样,重疾险也有《重疾发生率表》可供计算。

因此说,危险保费这一项不会造成很大的产品价格差距。

2、储蓄保费

储蓄保费常被称为责任准备金,一方面可用于退保的现金价值,一方面用于返还型保险满期的返还金。

《保险法》第九十八条规定:

保险公司应当根据保障被保险人利益、保证偿付能力的原则,提取各项责任准备金。

近期,银保监会也发布了一则关于调整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的通知,将评估利率由4.025%降至3.5%。

可知,储蓄保费的计算是受到严格监管的。

在这一部分,影响保费的最大因素为满期返还,这类产品也往往被称为“返还型保险”,条款名称为xx两全保险。

以一款名为x满分的返还型重疾险为例:

同样的保额,带有满期返还的产品要贵4倍左右。

这里也顺便聊一聊,怎么判断满期返还是否值得呢?

这里就要用到一个衡量理财产品收益的指标:内部收益率 IRR。

以上述为例,x满分比慧馨安每年多交了5160块钱,满期若未发生理赔可以获得145800,打开excel,输入现金流,算一下内部收益率IRR:

结果为2.76%,不尽人意。

并且,前文提过“未发生理赔”的情况下,才有返还,理赔过,也就没有返还了。

如果你擅长理财,多交的保费可以为你赚到更多的钱,也不受是否理赔过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不推荐返还型保险的原因。

3、营运费用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17年保险公司年报显示,四大险企当年的广告宣传费用支出达270.35亿元,日均7407万元,同比增长11.90%。

毫无悬念,中国平安再登广告王宝座,其广告宣传费在四大险企中占比高达74.28%,日均广告费超过5000万元。

除了高额的宣传费用,数百万代理人的维护成本同样不菲。

虽说签的是代理合同,保险公司不用支付最低工资、缴纳五险一金等,但在日常的运营中,仍然有高额的费用支出产生,比如:

租用写字楼用于晨会、办公、培训,

举办外场地培训会和表彰会,

不定期给出福利作为激励方案,

线下的产品营销活动、客户服务节......

而高额的营运费用究竟要谁买单,答案自是不言而喻。

确实贵有贵的道理,毕竟花了这么多钱做宣传,养了这么多代理人。

反观互联网保险,仅通过网络为媒介完成保单设计、投保、核保、交费到后续服务等一系列流程,极大了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

据有关数据统计,通过互联网向客户出售保单或提供服务要比传统营销方式节省58%至71%的费用。

就好比购物,同样一件商品,淘宝官方旗舰店要比实体店便宜不少。

因为实体店需要店面租金、水电费等,成本高,价格自然高。

4、安全附加费用

对于短期保险业务,如一年期意外险,安全附加费用是为重大危险等所预存的准备;

对于长期保险业务,如终身重疾险,是为统计上的偏差等所预存的准备。

一般而言,这部分不会对产品定价造成很大影响。

5、预计利润

说到底,保险公司是盈利机构,也要赚钱。

刨去用于赔偿的责任准备金、运营成本、渠道佣金等,剩余部分就是保险公司赚的钱。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由上表数据可知,赚钱多的依旧是保险“老六家”,岿然不动。

虽然在保费规模上,中国人寿排名第一,然而净利润却被平安寿险反超很多,不得不佩服平安寿险的赚钱能力。

高额的利润背后,大部分源于保险公司敏锐的投资能力所带来的利差,而投资的本金却来自于产品的预计利润。

业内常笑称,要做平安的股东,不能做平安的客户。

从一些数据看来,不无道理。

而互联网保险信息过于透明,各大保险公司竞争趋于白热化,产品同质化严重。

为了抢占市场,保险公司大都采取压低利润的运营策略,性价比做到了极致。

甚至有些保险公司会赔本赚吆喝,这次的光大永明人寿对于旗下四款热门重疾险升级,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精算师Alex在《保险产品“不可能三角”给我们的启示》一文中阐述,任何一款保险产品永远无法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

● 给股东充足的利润

● 给客户更高的性价比

● 给销售人员更高的佣金

因此,各大保险公司在产品定价上均有不同角度的倾斜,股东想赚更多钱,势必减少佣金或是降低产品性价比。

想要提升产品性价比来占取市场份额,佣金和股东利润上必然有所降低。

三、产品形态

抛开保费,再来说说产品形态。

线下产品大多属于组合销售,会包括诸多保障内容:

寿险+重疾+意外+豁免+住院医疗+意外医疗+住院津贴......

名义上保障全面,其实是捆绑销售,而且不同保障内容存有关联性,比如发生了重疾,往往寿险的保额也随之减少......

多个性价比不高的附加险放在一起,就构成了性价比更低的产品。

而线上的产品都是分开的,可以选择同类型里面性价较高的产品进行组合搭配,选择性更多,且保单互不影响,最终的价格也会低很多。

在我从事保险经纪工作时,给很多家庭做过方案。

一些家庭买过线下保险,保费上,一个大人接近2万/年,两个小孩加起来1万5,一年下来光保费就四五万,严重影响了家庭的生活品质。

我设计了消费型的重疾险+定期寿险+医疗+意外险的搭配,一家四口一年2万不到,保障责任丝毫不差。

综上言之:

贵的保险=(返还型)+高运营成本+高利润+捆绑销售

便宜的保险=消费型+低运营成本+低利润+随意搭配

写在最后

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互联网保险在价格上做到了极致,部分公司在激进的定价策略背后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如咨询服务不及时,理赔时效较慢等。

而线下保险公司往往有密集的分支机构、完善的服务体系,相比较而言,互联网保险仍存在诸多不足。

想将服务做到尽善尽美,互联网保险公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标签: 更便宜 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