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周 " 长假后的第一天,四川蓝光嘉宝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称 " 蓝光嘉宝服务 " ) 便宣布,即将展开招股工作,预计于 10 月 18 日正式上市。两天后,10 月 10 日,鑫苑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 下称 " 鑫苑服务 " ) 公告称,其于香港及国际公开发售的股份获得超额认购。按照计划,鑫苑服务将于 10 月 11 日 9 点正式在港交所挂牌。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由增量向存量转变,物业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分支,越来越受到房企的重视。据蓝鲸房产不完全统计,在已上市的 15 家物业公司中,80% 拥有房企背景。
显然,房企分拆物业板块上市已经成为行业的潮流。值得注意的是,物业公司 IPO、资本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房企规模扩张、融资等带来便利,但随着规模化快速增长,其中潜在的风险也有所提高。
年内 5 家房企物管公司争先上市,万亿蓝海规模之争加剧
鑫苑服务和蓝光嘉宝服务的相继 IPO,只是市场发展方向的一个缩影。
自 2018 年 2 月雅居乐 ( HK:03383 ) 旗下雅生活服务 ( HK:03319 ) 上市以来,房企分拆物业板块上市的热潮就再未间断。蓝鲸房产统计发现,雅生活服务之后,在一年半的时间内,不包括鑫苑服务和蓝光嘉宝服务,就先后有 7 家物业公司成功上市。而据蓝鲸房产所知,保利 ( SH:600048 ) 旗下保利物业、时代中国 ( HK:01233 ) 旗下时代邻里也先后提交上市申请。正荣地产 ( HK:06158 ) 、招商蛇口 ( SZ:001979 ) 等均有分拆物业上市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蓝鲸房产梳理发现,在已上市的 15 家物业公司中,有 12 家拥有房企背景。雅生活服务之后的所有上市物业公司,均系房企分拆而来。为何物业管理行业如此受房企欢迎 ?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蓝鲸房产指出,房企分拆物业板块上市,一是为推动物业公司自身的发展 ; 二是地产公司在各方面融资渠道收紧的情况下,通过分拆物业公司上市来开辟融资新途径和新平台。
近年来,借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东风,物业服务行业的版图也在不断扩大。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报告显示,到 2020 年,我国物业管理规模将超过 287 亿平方米 ; 未来五年全国基础物业管理市场规模约为 1.5 万亿元。同时,按照社区商业占比 40%、社区增值服务市场渗透率 13.5% 计算,到 2020 年,综合预计物业社区增值服务空间将达到 3.38 万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空间以及存量时代的到来,房企作为最早感应市场风向的排头兵必然会率先做出动作。房地产的规模之争,逐渐由开发市场转向物业管理市场。
柏文喜表示,IPO 意味着进入规模赛道的入场券。
的确,今年以来,雅生活服务、佳兆业美好、碧桂园服务、永升生活服务等物业公司,在上市不久便开启并购式扩张。据蓝鲸房产不完全统计,其中雅生活服务自年初至今共进行 4 起收购,共斥资约 23.69 亿元。而据雅生活服务 2019 年中期报告显示,其上半年总收入为 22.41 亿元。
为何其如此不惜重金频频出手 ? 雅居乐相关负责人对蓝鲸房产表示,目前物业行业正处于整合的窗口期,行业集中度正在快速加剧。对于所有具备一定规模的物业管理企业来说,扩张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是近几年的发展共识。而收并购竞争的加剧是最近 2-3 年的整体趋势。
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18 年,TOP10 企业均值管理面积为 2.39 亿平方米,是 TOP11-TOP100 企业总量的 2.4 余倍,是百强企业均值的 6.43 倍,市场份额达 11.35%,与 2017 年相比提高 0.29 个百分点。与房地产市场一样,物业管理行业的 " 马太效应 " 也在逐渐显现。
发展严重依赖母公司、估值过高面临风险
随着物业管理市场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物业服务板块成为今年以来资本市场的 " 香饽饽 ",备受投资者青睐。市场甚至给出了比传统房地产开发更高的市盈率和估值。
蓝鲸房产统计发现,多家房企系物业公司的市盈率均高于房企本身。而在有房企背景的物业公司中,除和泓服务的估值有所下降外,其估值均呈现正向增长。
对于物业公司估值高于传统开发企业估值的原因,柏文喜对蓝鲸房产解释,物业公司属于轻资产公司,现金流平稳且有增值服务收入作为流量入口的想象空间,也相对容易实现规模增长,因此资本市场普遍估值较高,以至于部分物业公司超过母公司的估值。
但如此高估值是否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指出,从客观角度来讲,估值太高,对企业发展来说确实存在风险,而这种风险会伴随着物业公司的后续经营。严跃进进一步解释,物业公司收入来源相对单一,上市后其实也还没有寻找到更科学合理的增值机会,盈利点不足。
与此同时,由于房企的物业公司都是从母公司接管过来的前期物业,目前的在管面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集团物业。
以嘉宝股份为例,截至 2018 年底,由蓝光集团开发的物业提供管理服务所得收入,占其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的 54.9%。虽然过去几年嘉宝股份频繁进行收购动作,但仍然难改其对母公司的依赖。鑫苑物业的情况类似,资料显示,2016 年至 2018 年,鑫苑物业主营业务收入当中分别有约 96.2%、88.9% 和 84.3% 来自向鑫苑置业集团开发的物业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另外一方面,其在管建筑面积的 85.5%、80.2% 和 74.6% 来自鑫苑置业集团开发的物业。
对此,严跃进指出,有母公司的支持,的确会使物业管理规模具有一定的基础。从企业的成长性看,后续势必需要降低依赖程度。这实际上和其物业收购的能力等有关,若是收购能力强,可以实现更多项目的运营,那么本身对于总部的依赖会降低。否则依然需要从总部的开发和销售项目中收购管理的项目,这显然也会降低其独立性。严跃进总结道," 物业管理发展的难点其实难逃盈利问题。"
除此之外,严跃进指出,物业公司上市后,除关注如何增加盈利之外,如何平衡业主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也是其所需要注意的。
现阶段,物业管理行业处于发展的风口,房企分拆物业板块上市已然成为时代的潮流。在时代浪潮的推动下,如何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摆脱对母公司的依赖,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是每家物业公司都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标签: 之争 加剧 蓝光 物管 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