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深度贫困人口多、脱贫难度大。作为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广西农信系统自2016年以来已累计向54个贫困县发放贷款4395.1亿元,惠及贫困人口230多万人,其中扶贫小额信贷占全广西发放量的99%以上。记者不久前在对几家贫困县采访调研中发现,当地农合机构除了在资金总量上加大扶贫信贷投放,还探索创新出多样化扶贫方式,形成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扶贫以及“金融+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多管齐下的良好态势,全力满足脱贫攻坚多元化融资需求。
家住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八滩村的石忠源,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家10亩百香果一年的收入比自己在外打工多年挣的钱还多。2014年,因工厂倒闭被迫回到家乡的他,面对仅有的15亩水稻一筹莫展。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辛苦劳作一年每亩地收入只有1500元,无法负担一家老小的开销。这时候,当地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找到他,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建议并指导他改种市场受欢迎的百香果,并送来了3万元的扶贫贷款。“现在一亩地收入7500元,一年总收入五六万元是有保证的,多的时候能到七八万。”已经摘掉贫困户帽子的石忠源开心地说。
记者日前在广西贫困地区采访时发现,像石忠源这样脱贫致富的故事不胜枚举,这也成为广西农信服务全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作为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主力军和排头兵,广西农信社拥有全区“四个第一”称号——在54个贫困县贷款发放量第一、贫困户建立信用档案和评级授信覆盖面第一、扶贫小额信贷发放量第一、贫困户贷款覆盖面第一。广西农信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着力量。
数据资料
扶持特色产业 振兴一方经济
广西是传统农业大省,全区总人口5600万,其中3000多万在农村,同时又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气候优势。广西农信紧紧围绕广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战略,引导各级农信社积极扶持特色农业产业链,以全产业链金融服务视角,将金融服务延伸到农业产业的育种、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
坚持产业引领,以产业促进贫困户增收。按照“贷款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四跟四走”工作思路,广西农信紧紧依托地方资源禀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和订单质押贷款、产成品抵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以及农产品预期收入质押贷款等担保方式,不断加大林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水果蔬菜、光伏、旅游等产业扶持力度。
结合广西农业产业化“339”工程(即做强3个千亿元产业、壮大3个五百亿元产业、培育9个百亿元产业)建设,广西农信充分发挥金融导向作用,结合贫困地区产业特色,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和引导更多农户开展特色种养、订单农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提高农民收入。目前,广西农信已发展成为支持当地糖业健康稳定发展力度最大、贷款最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带动了56个县近2000万农民种植原料蔗,支付农民原料蔗款110亿元,其中有36个贫困县靠发展原料蔗生产走上财政脱贫、农民致富之路。
与此同时,该社积极做好对贫困地区特色农业、旅游、民族文化等特色优势产业的金融支持,隆安的香蕉、右江河谷的“菜篮子”、巴马和龙胜的旅游、平果的铝加工等产业从中受益。
搭建一个平台 促进脱贫致富
资金缺乏是不少农户脱贫致富的“绊脚石”。为解决农户的这一难题,广西农信将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从原来的最高3万元提高到5万元,部分县域提高到15万元,让更多贫困地区农民通过小额贷款发展生产、增收致富。
为配合自治区新一轮扶贫开发,广西农信大力推进支持金融扶贫“百千万”工程,制定了对54个扶贫重点县、片区县贷款增速以及农户贷款增速不低于全区贷款平均增速的“两个不低于”工作目标。2016年以来,广西农信在全区54个贫困县累计发放贷款4395.1亿元,占该社各项贷款累计额的38.8%。2019年9月末,54个贫困县所在地的农信社各项贷款余额2415.7亿元,占该社各项贷款余额的41.36%,当地市场份额占比第一。
依托自治区金融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广西农信精准对接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金融服务需求,科学制定2015-2020年全区农信系统金融精准扶贫工作规划,全力助推脱贫攻坚。该社建立“农金村办”以及支农联络员制度,及时掌握了解农户贷款需求、信用状况等,采集农户信息,建立农户信用档案,有针对性地满足贫困对象金融服务需求。截至2019年9月末,该社已评级授信贫困户104.04万户,授信金额454.59亿元,户均授信金额达4.37万元,是广西唯一实现全覆盖的金融机构。
广西农信对到54个贫困县开办的扶贫龙头企业给予“贷款期限优惠、贷款利率优惠、抵押担保优惠、贷款准入条件优惠”4项优惠政策,不断完善承接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配套服务,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以往,贫困户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比一般农户更难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为解决这一难题,2015年广西农信推出“致富贷”产品,将10多个贫困户评级授信指标简化到诚信、家庭劳动力和家庭年收入等3项,把更多的贫困户纳入评级授信范围以及获得更高额度的贷款支持,使资金难题得到有效破解。2016年以来,广西农信累计向50.1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下、无担保无抵押扶贫贷款244.65亿元,承担了99%以上的扶贫小额信贷发放任务,获得扶贫小额信贷的贫困户占广西建档立卡贫困户总户数的41.94%,扶贫小额信贷发放量居全区第一。
对于贫困户,广西农信采取因地制宜、因人施策的方式,对有一定劳动能力、致富愿望和生产技术的贫困户,在为其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结合当地产业优势主动为贫困户找项目、找技术、找市场,为贫困户发展献计献策。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自身无发展项目的贫困户,在当地政府引导并征得贫困户同意的前提下,通过采取合作经营或入股委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经营管理的方式,让贫困户获得固定收益,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脱贫目标。
推进普惠扶贫 共享发展成果
以发展普惠金融为根基,以破解贫困地区群众“融资难、融资贵”为抓手,广西农信全力推动贫困地区金融服务到村到户到人,努力让每一位需要金融服务的贫困群众都能便捷地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截至2019年9月末,在广西农信有贷款余额的贫困户达27.69万户、余额135.44亿元,贫困户贷款覆盖率28.07%,较2015年末提高21.34个百分点,贫困户贷款覆盖面在广西省排首位。
同时,广西农信在广西银行业首创推出发放农民建房按揭贷款的“安居贷”以及针对扶贫对象的“致富贷”,并与自治区财政厅、扶贫办合作在20个贫困县开展扶贫小额奖补贷款。为了让移民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实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其创业提供资金。
此外,广西农信社在广西银行业首创推出农民诚信奖励与失信制约办法,对诚实守信农户主动调增最高30%的授信额度,主动下调其贷款利率(在原基础上最多可下调15%)。该社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贫困地区的优惠政策,推进实现贫困农户“多贷款、贷大款、快贷款、贷长款”,鼓励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办企业和带动贫困对象就业增收。
标签: 脱贫 排头兵 广西 攻坚 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