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云网北京】11月16日报道
近日,在第五届联想创新科技大会(Lenovo Tech World 2019)上,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分享了联想创投近一年来的成绩,以及重申了作为一家诞生于老牌IT企业的企业创投(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企业风险投资),联想创投担负着联想集团战略转型的重任:一方面,以投资的方式参与到前沿科技的创新和布局中,依托母公司的业务优势,为被投企业提供独特的增值服务,带动被投企业的成长;此外,通过对被投企业或子公司的孵化,促进其与联想未来的主营业务的协同发展。
贺志强表示,联想创投从2016年成立第一天起,就坚定不移地投资智能互联网。
“当时选择‘智能互联网’的核心逻辑,是我们看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带来的消费互联网的巨大红利。我们坚信在移动互联网发生的变革,在产业互联网一样会发生;但产业互联网的基础是高质量的数据”。
因此,联想创投围绕核心技术与垂直行业,通过投资物联网、边缘计算、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五大关键技术,并以此深挖这些技术在如智慧城市、智慧工业、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家庭和智慧交通等领域可能带来的巨变。
到目前为止,联想创投通过内部孵化和外部投资,已围绕Smart IoT,Smart Infrastructure,Smart Vertical投资了约110家企业。这其中有通过内部孵化已成长为公司核心业务的DIBG(联想数据智能业务集团),以及智慧行业的领军企业,如旷视、深交通、中奥科技等,同时,还有前端和后端的核心部件企业,如寒武纪、芯驰、中科物栖等。
会后,贺志强接受了包括猎云网在内的媒体采访。以下为采访实录,猎云网整理:
技术产业化的前提,是给社会生活带来效益
问:您认为一个技术从场景落地,到最终的商用这个过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贺志强:其实要看科技的本质,科技本质是能够给社会生活带来真正的效益,这个才是它产业化的前提。如果你说科技对社会和生活没有带来任何的影响,那它不可能去做产业化这件事情。
除了本质外,这跟时间也有关系。人类在不断探索未来,会有很多新的技术出现,并出现相应的落地场景,时间跨度很大,我们放眼于5-10年。
总而言之,我觉得能不能带来社会效益和产业效益的提升这是最大的判断条件。如果它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产业化的基础。
问:从2016年成立至今,投资逻辑有没有什么变化?
贺志强:应该说投资没有大的变化,比如说我们主要投产业互联网、智能互联网,关注从物联网、边缘计算、云、大数据、人工智能这五大关键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的机会,这个就是我们最核心的任务。
这样大的认知可能10年甚至更长时间才会发生一次。比如我们在2006年的时候,当时我们做研究,最大的认知就是说PC互联网要向移动互联网转,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转变。这个大的转变有10年,我们产业互联网的周期可能比10年还更长,甚至是20年这样。
因为有些技术融入到产业里面的速度不像消费互联网那么快,它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去解决。
问:我看完联想的财报,了解到联想创投2018年共有6个项目退出,今年的退出计划是什么样的?
贺志强:退出是没有办法计划的,要看企业自然的发展,包含被并购、上市。
问:有没有一个标准?什么时候该退了,这个时间节点是怎么样的?
贺志强:每家都不一样。投资圈里面对退出有专门的退出管理,比如说上市了要不要退出、没上市被并购的要不要退出,这个都有很细的标准,谈起来太具体了。以上市后要不要退出为例,本质上就需要你对这个公司进行价值判断。
你持有美团点评的股票,上市后一段时间股价掉到了50块,如果当时你卖了就是亏钱了。而关键在于你觉得美团值多少钱,这就是一个价值判断,美团很快就反弹回90多块钱。所以我觉得退出特别具体,每一个投资机构都有自己的管理流程。
问:您曾经也说过做CTO的好处是80%的方向是可控的,但是做投资的话,投出去80%是不可控的,七八年之后才会有一个回报,想问一下这个行业最吸引您的点是什么?
贺志强:这个世界所有的未来都是年轻创业公司创造的,这就足够吸引我了。当时在微软发展如日中天的时候,谷歌横空出世。当谷歌发展成为一个巨人了,又出现了Facebook。这些公司的缔造者全是年轻人。所以跟这些未来的创业者待在一起,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很有乐趣。
而且你跟这些年轻的创业者在一起时会感受到他们真的很不一样,像我们一直讲双向赋能,也是我们真正地感觉到这些创业团队反向对联想有很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文化、战略、创新等几个方面。
问:刚才了解到创投大概做什么,您能不能给创投在集团中做一个定位?就是它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还有就是您能不能具体给我们提供一个我们投资的企业和我们联想做协同的案例?
贺志强:其实创投的定位我在不同的场合都讲过,从第一天就非常的清楚。一个企业做到像联想这样500亿美金的营业额,就会面临内部创新的问题,特别有挑战。
所以从2015年底,元庆、柳总和我就讨论很多事,首先就是联想这样的企业怎么能够解决创新的问题。
其次,我们发现不管企业多大,下一个伟大的公司都不是内部孵化出来的,都是在外部。内部创新再厉害,它也是一个小岛,外部才是真正的高山大海。当我们把这个事情想明白之后,就决定要成立联想创投,解决两个问题:
第一个是内部创新的孵化,到今天为止我们已经孵化了10家子公司,我可以非常自豪地说他们发展的非常稳健。当一个大企业团队出去,因为有了创业精神和外部资本的推动,最后都发展得很好。但是我相信这些子公司和创新团队,在任何一个公司都是不容易出现的,所以内部孵化是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是通过VC进行投资,投资未来的IT。
首先,联想关注的是这个圈,未来是这个圈,他们有重叠但不是100%的重叠。未来发生的事情,不一定是联想正在做的事情。
其次,我们只投未来高增长、高潜力的IT技术,围绕这个建立一个雷达,扫描未来的创新,让我们的核心团队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并在过去三年来发挥了很大作用。
最后,作为投资人要对自己负责、对公司负责,让它转起来,这是一个及格线。但是最终目的是要解决公司创新的问题,一个是内部孵化,一个是外部通过VC投资——小股权投资来了解外部创新。
如果我们从核心部件一直到与AI结合的应用,投资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仅计算机视觉一个领域就这么复杂,作为一家希望通过智能化赋能各行各业的大企业,联想必须在外边有很专业的团队,这是从联想创投成立的第一天就非常清楚的,而且一直没改变过。
接下来我举一个相互赋能的例子。最基本的例子就是三家公司合作——寒武纪、第四范式、联想DCG数据中心。然后要做什么事呢?用稍微技术一点的方式解释,其学术语言叫全栈AI,什么意思呢?就是从体系架构、硬件、软件、芯片、应用、算法全方面来进行优化。
联想现在跟寒武纪、第四范式一起合作,把联想的服务器加上寒武纪AI的加速器,再加上第四范式的AI算法进行优化,由第四范式交给用户。这使得成本大幅降低、效能大幅提高,例如原来可能需要10台服务器,现在3台就已经够了。
从智能互联网这三年看到的,相互赋能能带来各个环节点效益的大幅提升。所以为什么这是我们越投越坚定的原因。
问:刚才听上去联想创投偏财务投资比较多一点,还是说什么样的情况下或者哪些业务会考虑战略投资,目前战略投资的占比在什么情况?
贺志强:联想创投的定位就是两件事情,第一个内部孵化,第二个是通过VC投资IT的未来,IT的未来跟联想战略可能现在没有完全符合。三年前我们投资智能互联网时,联想并没有3S战略,但是到今天智能互联网与联想战略的契合度已经非常高了,所以这是不是战略投资?当然是。
但是并不是从一开始投就归属为战略投资,这就是联想创投非常独特的定位。一个圈是联想目前的战略,另一个圈是IT发展的未来,这两个圈有重叠的地方,我们要让这两个圈的重叠区域不断增加。
问:所以是第一个是战略投资性,第二个是看未来的发展。
贺志强:对,没有那么绝对。其中更重要的是投资IT发展的未来——高成长、高潜力的未来,进而推动这些高质量、高潜力的未来变成联想的战略。
问:投资的时候会强调持股比例吗?
贺志强:投资只有两种,小股权投资、大股权并购,并购就是战略。小股权投资是不是战略呢?它现在可能还不是,但是未来可能是,我们可能会增加股权,或者增加合作、甚至并购,所以并没有那么绝对地说是财务投资或是其他投资。
但肯定不是纯财务的投资——纯财务投资是只考虑赚钱。我们赚钱不亏钱是基本,但更重要的是找到IT的未来,这两件事情在根本上是不矛盾的,因为如果投对了肯定会赚钱。
投资就是对未来的预判,除了看“事”还要看“人”
问:因为您以前是联想集团的CTO,现在投资的链条中您会承担什么样的角色?或者你以前的经验会帮你做出哪些判断?另外,以寒武纪跟第四范式还有数据中心业务集团的合作来说,联想创投除了投资以外,在这个合作中还承担了哪些职责?
问:想请您以投资人的身份来看待一下,在不同的投资阶段,一个CVC公司在智能互联网里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贺志强:投资基本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天使;第二个阶段是AB轮我们叫早期VC;第三个阶段是成长期,C轮到 Pre IPO;最后是上市或者被并购。在这四个阶段最挑战的是天使轮,我们有一个团队(联想加速器)专门投天使轮。
天使轮阶段投资顶尖科技跟其他阶段不同的地方是天使轮只能选长手指头,决策要素很少,如果既要衡量团队、业务模式、技术等多个方面,很难投下去。
第二,天使轮的企业在投后需要花很多时间,我们很多天使轮的项目都是学生出来创业,要帮助他们搭班子、梳理公司架构等等。总结来说,我觉得天使轮就这两个特点:第一个就是不能以成熟的业务看天使轮,没法投,投不下去,最关键的是投资亮点;第二个是你真的要帮他。
而VC投资最主要的就是把控风险,首先要把风险都分析透了,思考能否接受风险;其次要看这个团队是否在竞争中把脱颖而出。
成长期是企业基本跑出来了,这需要投资人看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主要分析竞争的关键因素、风险、团队、能力、财务等,这些定性的东西大部分成长期的团队都是经过验证的。
而二级市场什么时候抄底什么时候卖出的问题。
问:造就成功企业的决定因素您认为是什么?
贺志强:我们常常讲的“人”、“事”、“势”、“时”。
首先“人”:我们认为团队创业之初就应该有好的合伙人,两到三个人搭班,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解决问题。
不仅如此,团队要有学习进步的能力,比如AIBEE的林元庆,他创业之初就是纯粹的科学家,我们最大的担心他能不能成为一个商人?但是他的学习能力证明了他可以从科学家切换到另一个身份上。
其次是“事”和“时”:创业公司所处的赛道是不是主赛道,进入的时间对不对,天花板够不够高。再举旷视的例子,他们2011年创办公司,当时还没人提AI,但是2016年AI开始成为主赛道。他们最开始只是做手机游戏,后来做手机人脸识别,最后选择了天花板很高的物流与安防两大赛道。
最后一个就是势,大势就是运气。
标签: 互联网 五大 双向 关键技术 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