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有鱼路,虾有虾路。商机一直在变,可是赚钱的本质没有变。
在电商的强大冲击之下,不少老牌实体企业纷纷倒下。不过也有一部分老牌企业拥抱了新的时代,实现了老树发新芽的效果。
提起保暖内衣,大家会首先想到哪个品牌呢?
想必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具有“国货之光”之称的南极人吧?
南极人在多年前做广告还是挺多的,国民媳妇儿海清和实力派男演员黄海波的代言更是为南极人带来不少关注。
可是你知道吗?近些年来我们可能被这个品牌给“骗了”,因为南极人自从2008年以来就已经关停了工厂。
在2019年双11上,南极人单日狂售15亿,成为内衣领域毫无疑问的第一名。
不生产内衣的南极人怎么会卖出这么多内衣呢?
原来这些衣服都是南极人采用“品牌授权”的模式生产的。说白了,南极人已经成为卖品牌的公司,而不是一家传统的制造业公司。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买到的南极人是真的还是假的呢?
1
南极人摸索阶段
南极人的创始人为张玉祥,生于1964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
1997年的冬天,上海的冬天比以往时候更冷了一些。
就在人们靠羊毛衫勉强过冬的时候,张玉祥向市场投放了一个重磅消息:南极人保暖内衣来了!
南极人保暖内衣与以往的羊毛衫有什么区别?
保暖内衣在厚度上变的更薄。以前的羊毛衫穿在身上,整个人就会变得圆滚滚的,这与上海时尚之都的称号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在设计上,保暖内衣更暖和更舒适。保暖内衣采用了特殊的面料和松紧程度,可以让衣服与皮肤实现完美贴合,让你的冬天既有风度,又有温度。
凭借着这一款人性化的设计,很快就打开了上海市场,并开始向全国蔓延开来。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山寨、模仿的企业越来越多,如何才能突破产品困境呢?
南极人凭借着爆款产品开始向全品类扩张,服装、布艺、母婴等纷纷开始出现南极人的相关产品。
2
品牌授权模式引领市场
不过品类的增多意味着生产线、工人都要同步增加,资金压力成了一个南极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如果你是南极人老板,接下来你会怎么做?
你会到银行贷款还是招商融资呢?
如果是银行贷款的话,公司就要每天面临着巨额的利息收入;如果是融资的话,那么就有给股东业绩保证的压力。
此时,南极人非常创新的走了第三条路,那就是砍掉公司以往的重资产运作模式,走完全轻资产运作路线。
南极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那当然是这个品牌了,大家都知道南极人是做保暖内衣的。
2008年起,南极人就已经关闭了自己的工厂和自营店铺,把品牌授权给了其他工厂生产和销售。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南极人卖一个品牌租赁费用,别的工厂只是“贴牌”生产而已。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南极人再也不用操心今年的销量怎样,产品款式怎样的问题。只要持续不断的开发出品牌使用方就行了。
到了2012年左右,公司陆续成立了一站美、匠人之心、南未来等子公司,旨在为供应商和经销商提供店铺形象设计、产品质量管理、供应链金融等专业的增值服务。
在全面丰富产业链的同时,公司还请来了当时当红的明星海清和黄海波做代言人,极大地增强了品牌的渗透能力。
2015年,南极人改名南极电商,为上市做准备。同年底,南极电商成功借壳新民科技登陆中小板。
上市之后,南极电商股价屡创新高,目前市值已经达到了290亿元左右。
与之对应的是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2015年公司营收为3.892亿元,净利润为1.718亿元。到了2018年,公司营收已经暴增到了33.53亿元,净利润高达8.865亿元。三年时间,公司营收暴增761%,净利润暴增416%。
3
真假难辨,隐患难除
南极电商大步向前的同时也引来了诸多质疑,第一个问题就是消费者买的南极人是真的南极人吗?
这个事情主要看从哪个方面看了,如果是从品牌角度来看,消费者买的的确是南极人的;可是从生产厂家来看,也许它们之前生产的都是一些山寨货,不过如今都贴上了南极人的标志。在消费者心中,它们依然是杂牌子。
据《南方周末》报道,南极人的授权资格非常容易拿到,只要付钱就行。如果遇到相关部门检查,南极人还会提供相应的证明帮助授权商避免被罚。
第二个问题就是质量难以保证。截止目前,南极电商旗下授权品牌生产商有846家,授权经销商有3427家,授权商铺4442家。
在如此多授权生产、经销商和商铺中,质量检查非常困难。如果南极人也有专门的质量抽检部门,可是抽检毕竟是抽检,不能达到全部的符合标准。
第三个问题就是这种模式是否可持续?南极人的确是个好牌子,可是假如质量不合格产品越来越多,那么品牌价值就会相应下降,这种轻资产模式可能就会出现较大的问题。
另外,南极人的品牌定位就是中低端产品,不过随着消费升级的持续推进,南极人可能会被其他中高端品牌逐渐代替。
总而言之,轻资产模式可以运行,但是前提是质量必须得到有效的保证,其次产品的创新不能断层。
否则,公司就会变成一个“吃老本”的企业,想要长久,不容易!
标签: 的是 真货 假货 停产 老百姓